跳过正文
  1. Posts/

建站三问

·2702 字·6 分钟
NagiNikaido
作者
NagiNikaido

今天,2021年8月23日,域名终于通过了工信部备案。这是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也意味着本站成为了它自己:我们终于可以通过它的“名字”访问它了。

从有“建个自己的网站”的想法到这一步差不多一共有一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根本不能说有多么波澜壮阔,甚至我相信少有人察觉到这件事的发生和发展。它注定不会成为多么重要和耀眼的时刻。但我依然要记录下这件事以及自己的思考,哪怕只是为了我和它。

为什么要建自己的网站?
#

大学期间,我和朋友们开黑打游戏一般用QQ语音和yy。但QQ语音音质一般,而且群语音经常会打扰到不开黑的群友;而yy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功能尚可,但做派着实不讨喜。当时还用过Discord,但由于其使用需要科学上网,比较不便。最后我们转向了TeamSpeak,从 TeamSpeak中文站租了一个10元/月的服务器,可以供10人同时在线使用,体验不错。这个服务器的开通时间是19年11月29日,我一直给它续费续到了今年的10月份。在这个服务器上,大家玩得都很快活。那里就好像一个小酒馆一般,最热闹的时候有大概十多个人,我为此还扩大了服务器规模。

但在之后我进一步使用的时候发现了这个服务器有问题。比如我无法使用官方提供的系统查询指令远程登录并查询服务器信息,也没法自定义放歌Bot——当时大家正好有开歌会的需求——这些令我初起疑心。在这之后不久,包括我在内的服务器管理员们发现,自己竟然无法对服务器进行权限操作了!这对我来说是不可忍受的事情。既然如此,那我就统统自己来——这也是我租用属于自己的服务器之初衷。

(后来我在查找TeamSpeak服务器架设指南的时候还了解到,上述所谓中文站其实对服务端和客户端都进行了阉割。我并不在乎中文站具体加了什么料,在乎的是加料且不明说就拿出来卖这一行为。)

只到这里的话,我只需要做架设TeamSpeak服务器这一件事情。为此我在国内几家云服务器提供商调研了价格,估算了成本和精力。可以想见的是,即便是最便宜的云服务器也要是之前使用的TeamSpeak服务器的8倍。我当然乐意为自己的服务器掏出这样的成本,服务器也起来了。但搬迁到了自己的服务器之后,没有域名,大家都要靠IP和端口访问,这比起过去来说更不方便了。

一切的现状都促使我思考这个问题:有没有可能充分使用这一台服务器,做更多的事情呢?

犹记得在三四年之前,和一位当时的朋友讨论过“新兴网络资讯平台”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当时应该是特朗普当选的前后,大家正惊讶于去中心化的SNS居然有如此威力。那位朋友问我“如何看待传媒的去中心化”,我当时是这么回答他的:

是的,也许内容产生确实呈现出了一种去中心化的样态,但内容平台其实是中心化的。 ——大家都得依托于平台才能发声,那些内容产生者谁是拉着嗓子朝天吼两声的呢?

这里,我并非否定“内容平台”存在的正当性和必要性,内容平台其实做了很多事情来方便内容发布者集中于“内容”本身,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内容平台就没有自己的偏向性。互联网最初是为了开放和去中心化而设计的,但工作在互联网上的应用呢?有人抨击微信导致了互联网的割裂,微博亦如是,知乎豆瓣贴吧又如何?谁还不是大门口挂上一把锁,在里面养起各自的用户群体,再以此谋生存呢?

过去那纯粹自由的互联网是依然逝去的乌托邦,那是网速只有56Kbps,只有一些人上得起的互联网;是带宽1M、2M,P2P还只是下载方式而不是诈骗方式的互联网;是论坛、贴吧、115、挂着下载了几天几夜的ed2k。我缅怀它并非要回到那个时候。同样的,过去的起点,过去的贴吧,过去的YY,过去的过去总有些是美好的,问题总是在当下。总是抱怨没有伞不能改变什么,如果我的所学能做出伞来,为什么不自己做一把呢?

因此,我既是为了域名而建站,又是为了建站而购买域名。我既想为朋友们提供一个私人的酒馆,又想为自己设置一个记录见闻、想法、思考和想象的场所。

怎样建自己的网站?
#

首先需要考虑的事情是这个网站的功能。在国内的服务器,如果想要进行域名解析,据我所知是需要通过工信部备案和公安备案两个环节的,并且网站的内容被限制为“博客/个人空间”(在写本文的当下如是)。因此如果有其他向社会公开的业务需求,要么以公司/组织的形式在国内申请,要么在国外租赁服务器并购买域名。而本站主要目的是可以被囊括在“个人空间”之下,因此我选用的是以个人名义在国内购买服务器和域名这一方案。

服务器建设的部分,通常有WordPress这一选择,云服务商(如本站使用的华为云)会提供相关的套餐服务。但首先我不喜欢PHP,其次我不想去定制WordPress,最后我也不太需要动态网站。静态博客的部分,一般可以用Nginx/Apache等服务器来建立基础的HTTP服务,内容仅靠HTML+JS+CSS即可。本站即使用Hexo作为静态博客框架,用来将Markdown写作的文件编译成HTML。为了将写作完成的内容推送至服务器上,我用Git作为内容和博客源文件的版本管理器,在服务器上建立私有Git仓库实现了这一目的。这整个过程除了我没法在手机上直接写作并发布之外没有什么不好的。

(我一度想在服务器上搞个私有的GitLab,并在服务器上搞个自动部署。这之后会再想办法。)

接下来是域名注册和备案的部分。这个环节流程较为固定,可定制内容基本上局限于“域名叫什么”。如果最开始就购买了云服务商的建站套餐,那可能会一并处理域名注册这一项。如果是另外购买域名,那么域名商一般会一并提供域名实名审核、工信部备案的详细指导和平台支持,以及公安部备案的详细指导。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工信部备案会需要与网站备案地同地区的手机号作为联系方式。除此之外基本上按流程办事即可。

更多技术细节我会在之后的文章中进行整理。

这个网站之后会变成怎样?
#

虽然这个网站刚刚开始,但我依然要向自己提出这个问题。

我借艾欧《血族Bloodline》中的“空想白昼”为这一场所命名,不仅因为这个“空想”这一点很浪漫,而且因为整个词中包含的悲观气氛与此次建站行动暗合,以至于我没能在注册域名时想到一个更好的名字。不管是在2021年自建博客,还是自建仅属于自己圈子的的酒馆,这些行动都是由于“只能做到这些”而决定和选择的路。这样的场所需要我加柴添薪才能维持下去,但我的未来还不确定,很有可能会没办法继续维持现状。我的目的也有可能发生变化,可能原本觉得重要的事情会变得不重要。圈子本身也会发生变化,有可能我会想重新思考人际关系,有可能其他东西会占用我的精力。如此种种都是不确定的,但在我放弃之前,“空想白昼”会一直如此。

“神”的时代已经过去,接下来是人的时代了。